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与通知公告

APEC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1年7月25日,由APEC/SCS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准一致化分委会)主办,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承办的APEC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成功举办。

APEC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

 

“促进持续增长,密切区域联系”是APEC各经济体共同的目标。针对新冠疫情对全球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APEC经济体成员的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商协会和龙头企业代表,建立对话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以国际化标准助力相关产业完善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体系,加强区域合作,采取科学措施,促进本区域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和APEC各经济体共同面临的议题。

本次会议以“标准一致化助力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为主题,吸引了150余位来自中国、日本、新西兰、智利等APEC经济体的会议代表,以及特邀的各部委主管领导、学者专家、冷链食品物流龙头企业行业从业人员参加会议。此外,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秘鲁、智利、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中国台湾的APEC经济体的1000多位代表在线观看了会议的现场中英文直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司领导、世界银行东亚局专家曹文道、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高艳及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分别在会上致辞。来自世界银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风险控制研究中心、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义(北京)健康研究院、优顶特研究院等诸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优合集团、阿里巴巴等冷链食品物流龙头企业的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和专题讲座,对国际冷链物流产品的监管、国际冷链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冷链物流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转型及智慧冷链物流与科技创新等议题提出了全新的视角与成果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高艳)

(世界银行东亚局高级专家曹文道)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 王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 王玉菡)

 

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前所未有的健康和经济危机之后,2021年是重新刺激增长并制定有韧性的复苏计划的机会。对APEC各经济体而言,这是携手合作,分享、讨论、重建和恢复增长的重要时刻。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讲话中所指出的,APEC各经济体要团结合作抗疫,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坚持包容可持续发展,把握科技创新机遇,引领经济复苏,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APEC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运输安全标准区域研讨会正是在此背景下,围绕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运输、冷链技术研发与能力提升、冷链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APEC区域相关标准互认,进行探讨,评估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的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运输技术能力;提高机构和技术人员对APEC各经济体冷链物流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加强智能网联运输、智慧冷链物流与科技创新,促进国际技术标准、最佳实践的推广和实施。

为促进APEC冷链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冷链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联合北京交通大学,设立冷链物流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面向APEC区域的冷链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并为培训基地正式揭牌。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秘书长与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力共同揭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作为APEC/SCSC中国牵头部门,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总结指出,会议内容符合亚太经合组织的长期优先改善食品安全,促进自由贸易和便利化的工作目标。为各方建立了对话平台,在提高各成员的食品运输和存储能力和标准互认,增进国际食品安全,以及和贸易伙伴关系之间良好的贸易关系,降低和/或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以国际化标准助力相关产业完善冷链物流和食品安全、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促进亚太区域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APEC各经济体乃至全世界冷链物流食品安全运输安全以及新冠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与会代表共同提出三点建议,作为本次研讨会共识:

一、努力推动冷链物流产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总结标准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冷链物流体系打造、新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示范、龙头企业引领、科研技术机构参与等概况,形成可供借鉴的可行性方案。通过APEC/SCSC建立短期项目、长期五年期项目等形式进行进一步完善,推动各成员经济体的应用。

二、努力争取冷链物流运输的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突出冷链物流科学研究方面新的突破、新的成果、新的规划,建立培训基地及示范城市开展试点工作等,力争取得实效。

三、继续致力于推动成员经济体新合作。

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工作体系制度的完善,标准一致性互认,冷链物流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冷链物流运输专业领域的学习、教育、培训,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包括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确定一批开展的项目并实施。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