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与通知公告

了解新规,加强合规,降低因食品、化妆品标签不合格带来的损失

海关总署每月公布全国未准入食品化妆品信息,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将视情况在口岸依法做退运销毁处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2022年1月至4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等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进行分析供参考。

 

一、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原因统计,标签不合格占比最高

据统计,未准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多种,有“货证不符”、标签不合格食品添加剂问题、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酸价超标、微生物污染、未获检验检疫准入、包装不合格、感官检验不合格、含有未获检验检疫准入的成分、营养强化剂使用问题、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未准入境化妆品原因包括标签不合格、感官检验不合格、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其中,食品化妆品因标签不合格问题而导致未准入境批次占比较高,是未准入境的要原因之一

 

2022年1月-4月全国未准入食品化妆品标签不合格信息统计

 

该表显示,海关总署1-4月公布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共计967批次,、化妆品8批次。因食品标签不合格未准入批次其中涉及65家中国进口商进口食品178批次,占未准入批次18%;因化妆品标签不合格未准入批次2批次,占化妆品未准入批次25%。

此外,从消费者报道对2021年1月-12月未准入境原因的统计来看,2021年全年2893批次未准入境的食品原因多样,高达70项,包括检出动物疫病、污秽腐败、检出未经批准/未标示的转基因成分、检出非食用添加物、违规使用化学物质、检出寄生虫等等。其中检出标签不合格次数最多,有423次,其次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如二氧化硫、磷酸及磷酸盐等,再为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未获检验检疫准入,4项占比接近一半。

 

 

二、检出食品标签不合格口岸统计

 

据统计,检出食品标签不合格口岸主要为福州、深圳、宁波、广州、厦门、上海、青岛等地。

 

三、食品标签不合格产品产地统计

 

 

据统计,检出食品标签不合格产品产地主要为中国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中国香港、巴基斯坦等。

 

四、食品标签不合格产品类别

信息显示,检出食品标签不合格产品类别包括,酒类、蜂蜜、糕点、饼干、糖果、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类食品等。

 

五、化妆品标签不合格信息统计

化妆品标签不合格信息,主要产地为美国、澳大利亚,主要进口口岸为深圳。

 

六、进口食品标签要求新变化

2022年1月1日起,进口食品的包装和标签、标识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产地国家(地区)、品名、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生产批号;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储存温度等内容,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加施出口国家(地区)官方检验检疫标识。

进口水产品,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商品名和学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和保存条件、生产方式(海水捕捞、淡水捕捞、养殖)、生产地区(海洋捕捞海域、淡水捕捞国家或者地区、养殖产品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涉及的所有生产加工企业(含捕捞船、加工船、运输船、独立冷库)名称、注册编号及地址(具体到州/省/市)、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口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加贴。

进口食品内外包装有特殊标识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七、了解新规,加强合规,规避因标签标识不合格造成的损失

为帮助进出口企业充分了解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相关法规与要求,规避因标签标识不规范造成的经济损失,切实提升食品、化妆品相关企业对产品标签合规性的管理能力,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联合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6月8日举办线上培训活动。届时来自海关等重量级嘉宾将莅临授课,为大家讲解标签审核相关法规、常见问题、审核要点,并辅以案例分析。诚邀食品、化妆品生产及营销企业负责人,产品标签制作与审核人员,进出口贸易公司管理人员与关务实际操作人员等参与欢迎您将标签相关问题提前发送至协会邮箱fcc@ciq.org.cn,以便统一提交专家解答。

请于6月3日前扫码报名

课程安排如下:

 

 

培训详情请关注:

https://mp.weixin.qq.com/s/4Sm5zYIkxQtooNoQD9FQ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