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与通知公告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验协会提出的数字产品数据和隐私合格评定计划在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二次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专题论坛中得到热议

9月18日,第八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二次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华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中国丝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联合主办,北京时代新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以“数字空间安全与数字产品隐私保护检验检测”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院士专家、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企业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网络政策和技术专家、用户代表等300余人现场参会。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高度重视数字中国的 建设,数字时代的来临,给合格评定工作带来了新的 挑战,数字产品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将是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从 2020 年起,我们积极筹备,启动了数字产品数据和隐私合格评定计划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促进生产企业自觉向社会提供安全合规的数字产品,让人们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能够在数字时代得到保护,让即将来临的数字时代变得更可信赖、更安全、更可靠。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构建安全可信数字空间”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安全可信数字空间实现了大规模、高通量的数据流通,是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数据流通和基础设施构建的重要战略措施。他通过图示详细展示了从数据产生、提供、交流到共建的全过程,强调构建韧性免疫系统对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作用。

ISO/IEC JTC1/SC27/WG1召集人Edward HUMPHREYS博士深入分析了欧盟如何通过立法强化数字主权,详细介绍了欧盟在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网络弹性法案》(CRA)和《人工智能法案》(AI Act),这些法案为欧盟的数字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数字环境的安全与自主。

在专题演讲环节,公安部十一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郭启全以“AI+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研究”为主题,指出当前网络安全存在攻防能力、态势等五方面不对称困境,并提出利用AI赋能网络架构、威胁情报等20项技术对抗能力,强调应加强实战化人才培养,助力构建“AI+”时代网络安全新体系。

新加坡网络安全权威专家、南洋理工大学教授Dr. Kang Mengchow(江明灶博士)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角度发表演讲。他指出,随着全球物联网设备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安全和隐私风险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新加坡网络安全局于2020年10月推出“网络安全标签计划”(CLS),通过分级标签帮助消费者直观评估物联网产品的安全水平,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为构建更安全、更具弹性的数字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必维国际检验认证集团副总裁邹凤贤从第三方视角分享数字安全实践与趋势。她指出,数字产品全流程存在隐私安全风险,各国隐私法规趋严且跨国执法协同加强,建议企业结合出海规划合规,联动供应链共建安全生态。

北京时代新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网络安全检测评估分会副会长王新杰表示,当前网络安全产业面临增长挑战,亟需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他提出应强化数字产品的数据与隐私保护合格评定,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并为监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