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部署,海关总署在进一步听取外贸企业的意见建议之后,推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12月5日,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介绍了相关情况。
在降成本方面,十六条措施明确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降低运营成本。比如积极推动地方做好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扩大后的落地实施工作,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在提效能方面,支持在毗邻口岸的综合保税区设立前置货站,可以提升航空货物进出口效率;推广实施企业核查领域“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可以减少对守信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干预……这些增加便利、增进服务、增强活力的措施有助于企业稳预期、拓市场、提信心。
在如何扩大进口促进出口方面,十六条措施明确要通过拓展来源、畅通渠道、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让世界分享中国大市场的红利。比如,在进口优质农食产品方面,提出加快水产品、乳品等民生产品的准入进程;积极支持扩大国际通程航班和国际航班国内段业务开通范围,推进“智慧旅检”建设,便利企业商务人员跨境往来;加强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同时在设施建设、卫生控制、原料验收、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有意向的企业勇闯国际市场等。
在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方面,继续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全面推广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进一步解决企业关注的跨关区退货难题,帮助企业降低税款担保成本,激发跨境电商发展活力。继续加大对边境贸易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政策措施,优化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促进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继续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的优质产品进出口。
针对地方政府、外贸企业关注的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业务,将推动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支持飞机、船舶等设备开展保税维修业务;试点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等,进一步释放综合保税区创新活力。
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海关总署、跨境电商与创业文摘